《电力勘测设计-新型储能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专刊》公开出版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42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储能”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技术,正逐渐成为能源革命与“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支点。为呈现新型储能技术领域最新进展与趋势,《电力勘测设计》期刊编辑部联合中电储能工程技术研究院,特邀戚宏勋、林旗力、杨晓辉三位专家担任特约主编,精心策划“新型储能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专刊。

此次专刊设置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系统规划与配置、应用场景与运营模式、工程设计与应用”四大栏目板块实现从技术到工程、从规划到运营的全维度覆盖,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是能源电力领域科研、设计、运营从业者的必备参考,特此推荐阅览。

 

本期封面选自玉溪市新平县200兆瓦/400兆瓦时储能电站项目,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EPC总承包建设,现已实现全容量并网。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共计安装包含80个储能单元,占地面积约61亩作为云南省首批集中共享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有效提升用电负荷的稳定供电能力发输电设备的利用率,改善区域电网电能质量、促进地区新能源消纳,对助力云南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全屏
  

 

本月共刊载论文16篇,涵盖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系统规划与配置、应用场景与运营模式、工程设计与应用栏目,选推文章如下。

“技术路线”栏目,《耦合熔盐储能的火电机组灵活调峰系统热力性能分析》一文,中国能建山西张世刚工程师等人以某350 MW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多种耦合熔盐储能的火电机组灵活调峰系统,通过热平衡计算,对比分析各耦合系统的热力性能和调峰能力。结果表明:熔盐储能系统明显提高机组运行灵活性,有效缓解机组负荷与电价的矛盾,提高机组的调峰深度和顶峰能力;储热过程抽取主蒸汽至凝汽器系统方案调节性能最优,释热过程熔盐加热高压给水调节性能最优;储热过程抽取再热蒸汽至除氧器,释热过程熔盐加热除氧器出口水至低压缸入口热力性能最优。

“系统规划与配置”栏目《基于樽海鞘群算法的新能源接入配电网移动储能优化配置研究》一文,中国能建江苏黄其昱高级经济师等人基于新能源、配电网、移动储能的特点,建立在配电网运行约束和移动储能运行约束下,以弃风弃光量、配电网网损和配电网运行费用均最小为综合目标的新能源接入配电网移动储能优化配置模型;而后根据变异、交叉和选择操作,增加搜索群体的多样性,提高全局搜索能力,进而提出基于差分演化的樽海鞘群算法获得配电网线路各个时段移动储能的最优配置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该求解算法较常规算法收敛速度更快,定位精度更高;最后结合X配电网线路的实证分析,验证本文提出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的适用性。

“应用场景与运营模式”栏目《基于多能互补特性的区域电力系统实时调度优化》一文,中电工程新能源公司黄奕珲工程师等人针对新能源发电不稳定导致其在日内电力市场交易处于弱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特性的区域电力系统实时调度优化方法,为区域内多种能源装机规模配比提供依据,建立多种能源调度优化机制。基于该调度优化机制,以高比例新能源发电及低煤耗火力发电为目标,建立多能互补的数学模型。在实现高比例新能源发电的同时兼顾经济性,确定新能源高比例消纳条件下新型储能配置的最优比例,通过分层优化的运行策略,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求解优化多目标函数,以某区域范围内多种发电能源调度优化为例,利用多能互补特性,在新型储能配置最少的前提下,实现新能源高比例消纳及火电最优能耗发电的目标。

“工程设计与应用”栏目100 MW 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中发电电动机应用研究》一文,中国能建江苏院徐陈成工程师等人根据1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系统组成和发电电动机的应用现状,提出一种发电电动机在1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中的应用方案,包括基于发电电动机的压缩空气储能机组轴系连接方案和电气主接线方案,指出主要电气设备的选型原则。每套压缩空气储能机组设置一台双轴伸的同步发电电动机,两端分别通过离合器与空气透平和压缩机组连接,发电电动机、离合器、空气透平、压缩机组采用同轴布置型式。压缩储能工况下,发电电动机作为电动机运行,驱动压缩机组运行;膨胀发电工况下,发电电动机作为发电机运行,由空气透平驱动发电电动机运行。同时还探究发电电动机在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中应用的可行性

 

专注行业发展趋势,组织策划优质选题,敬请期待本刊更多专刊、专栏、专题策划!

稿件投递、过刊查阅,您可登录《电力勘测设计》杂志社有限公司官网:https://dlkc.cbpt.cnki.net/

 

2025年第8期链接: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DLKC/detail?uniplatform=NZKPT

 

期刊编辑部

202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