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新模式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119

1.新能源大基地:在资源丰富,电力消纳条件较好,具备大规模连片开发能力的区域,可以一体化建设同步风、光、水、火、储,电网基础设施、送出通道、氢能综合利用的系统。

2.绿电直连:风电、光伏、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通过专线不经公共电网,点对点向特定用电企业供电,实现清晰的物理溯源和碳核算。绿电直连项目应按国务院价格、财政主管部门相关规定缴纳输配电费、系统运行费用、政策性交叉补贴、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费用。各地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减免有关费用。

3.隔墙售电分布式能源项目通过配电网,直接向周边用户售电,绕过传统电网的“过网费”和“统购统销”模式。该模式有助于降低用电成本,提高分布式能源的消纳能力。

4.源网荷储:一种集成发电侧(源)、电网(网)、负荷侧(荷)和储能系统(储)的能源系统运行模式。通过协调各环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5.虚拟电厂聚合交易: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将分布式能源、储能设备和可调节负荷等资源进行整合,统一调度和管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这种模式增强了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6.光储充一体化: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融合为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通过光伏发电提供清洁电力,储能系统调节电能供需,充电桩为电动车供电,实现绿色发电、灵活用电、高效充电的协同运作,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7.光储充检换一体化: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电设施、检测系统与换电装置融合为一体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灵活用能与智能运维,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与终端服务能力,助力交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8.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将光伏组件作为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屋顶、幕墙、遮阳等),在实现建筑功能的同时发电供能的一种技术。它兼具美观、节能和环保优势,是实现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

9.光储氢一体化: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与制氢、储氢、用氢等环节协同融合的一体化能源系统,通过光伏提供清洁电力驱动电解水制氢,实现绿色能源的高效转换、储存与多元化利用,推动能源结构低碳转型与氢能产业发展。

10.零碳园区: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系统优化、碳排放监测与碳抵消等手段,实现园区范围内碳排放“净零”的绿色发展模式。其核心在于构建高效、清洁、智慧的能源体系,推动绿色建筑、低碳交通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