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增刊2023年质量管理交流研讨会论文集(1)(1)
P. 98
2023 年质量管理经验交流论文汇编
风电全年发电量为 652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0.5%,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7.9%,是继火电和
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正朝着主体能源方向迈进。
东北院新能源分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当时国内风电行业已逐步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国家有严格的项目建设管理政策,承揽项目主要以勘察设计为主,设计周期相对稳定,利润
较高,执行起来相对轻松。项目前期开发基本上由建设单位独立完成,并取得开展可行性研
究报告编制所需要的要件,项目用地基本上无变化,可研审查结束后开始微观选址工作。从
项目前期工作到项目竣工投产,设计企业配合建设单位的工作量较少,采用传统的设计模式
可以满足项目质量、进度要求。
东北院新能源分公司成立初期,由于当时院公司业务主要以火电、输变电项目为主,新
能源项目属于起步阶段,因此,投入的人力资源较少,承揽的项目并不是很多,主要目的是
培育市场,锻炼队伍。分公司负责市场开发、项目管理工作,项目团队人员组织松散,由新
能源分公司、发电分公司、智能化分公司、系统规划部、工程经济分公司、环境工程分公司、
勘测分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组成。
3 适应性组织建设日趋完善
随着国家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出台了相应政策,鼓励新能源投资企业做大做强,
相应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下放到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在光伏领跑者、抢装发电、乡村振兴工
程、竞争性指标配置、平价上网,特别是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和海上风电建设等政策的驱
动下,勘查设计业务量和总承包业务激增,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成倍增长。
适应性组织机构的调整和建设,不仅仅是两级集团的要求,同时也是东北院公司战略发
展的需要。
从 2015 年开始,国内化石能源发电市场急剧萎缩,企业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院公司
开始加大新能源业务的投入,并于 2020 年进行了相应的机构调整,成立了项目开发事业部
和工程技术中心,举全院之力发展新能源业务,新能源各项经营生产指标逐年增加,特别是
工程总承包业务,到 2022 年底,新能源板块对全院的贡献率已超过 40%。
针对新能源市场的这些变化,院公司再次作出调整,于 2022 年 12 月份成立了新能源工
程公司,集市场开发、工程设计和总承包项目执行于一体,人力资源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对
今后大规模开发执行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及总承包业务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保障。
通过充分整合人力资源,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在做强做大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新
市场新领域;根据新形势下新能源业务的特点,加强人才培养,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引进并
培养一批精技术、懂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重点做好人才储备和稳定工作。
4 多措并举,市场开拓硕果累累
4.1 坚持规划引领,加强与地方政府、各大电力投资商合作,树立全过程的服务意识,继续
拓展区域内新能源规划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源。全面推动东北地区特别是吉林省地区的新能
源、新业态项目规划落地。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一体化)项目可研报告日前在吉林省长春市成功通过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审查,标志着以规划带动项目落地实施取得成效。该项目采用拥有独立
知识产权的风光氢氨匹配技术,实现“源-网-荷-储”的高度匹配,确保在一定新能源装机
规模的条件下实现合成氨产品成本最低。采用超轻度并网方案,相比现有项目,在电网调峰、
电量消纳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4.2 积极培育总承包市场,加强与上下游服务企业及开发单位的沟通合作,针对不同类型业
主实施差异化经营策略,为承揽更多的总承包业务创造条件。近年来先后取得华能通榆 200
万千瓦风电平价上网项目二期(10 万千瓦)EPC 总承包工程、水发能源通榆县 500MW 风电场
项目总承包工程、大安市 45MW“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项目 EPC 总承包工程、国能康平发
电有限公司 30MWP 分布式光伏项目 EPC 工程总承包、
4.3 配合能建集团和规划设计集团以投资方式拉动总承包业务的开展。借助能建集团投资公
司投资开发项目的优势,加强内部沟通和交流,以咨询服务带动总承包业务的发展壮大。已
成功获取并执行中能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 22.5 万千瓦风电项目和黑龙江宾县摆渡老爷岭
风电场(49.5MW)工程共两个项目,即将取得多个新能源项目的 EPC 合同。
4.4 加大市场开发模式的创新,除实施项目前期总承包新商业盈利模式之外,直接参与风电
场和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的新渠道。成功取得中电工程吉林大安大岗子镇一期 100MW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