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增刊2023年质量管理交流研讨会论文集(1)(1)
P. 95
2023 年质量管理经验交流论文汇编
图 2 平台功能概览
其中质量计划模块实现了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并进行审批。划分单位、分项、分部工
程。定义质量检验批和质量检查项。该模块为后续五个模块质量工作开展提供项目质量工作
分解的数据基础。
图 3 平台质量计划模块展示
2.2 存在困难及解决方案
2.2.1 实际管理工作与信息化手段的融合
在以往东北院信息化探索的过程中,存在因调研不够详尽或平台技术手段有限等多种
因素,导致的信息化成果无法有效覆盖实际工作,或线上运行不够顺畅,导致最终信息化成
果没有投入实际运用的情况。
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是依托信息技术建立的信息传递、管理工作处理系统,若实际质
量管理工作与信息化手段无法有效融合,非但起不到应有的管理提升作用,反而影响正常的
质量管理秩序,严重影响质量管理的效果。
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三轮调研的方法,详尽地了解实际质量管理工作,三个阶段是由上
至下、由整体到细节、由了解到掌握的逐步推进过程。第一轮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各部门/
专业的需求范围、管理方式、管理流程;第二轮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完整业务链条、数据
关系,确定管理方式,落实问题点;第三轮调研的针对规划方案提交部门评审版,主要目的
是补充需求遗漏、确认需求细节、交流实现方式。其中提交部门评审版确认功能细节,能够
让非信息化专业人员的管理用户直观地了解业务线上模式。
通过逐步细化的调研与评审,保障需求的完整性,以及后续工作的正确,避免平台因
与实际工作不符,而导致的利用率不高或者管理工作出现偏差。
2.2.2 管理规范的完善
平台的调研、搭建、测试的过程,重要依据是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当建设工作不断细
化,不可避免出现质量管理规范标准没有囊括或者没有涉及的细节。此时信息化工作失去依
据,存在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业务调研、需求梳理、搭建内容评审的过程中,同时需要对现
有管理规范标准的查缺补漏及调整,优化管理思路,改变现有的部分不适应当下的管理方式。
质量管理信息化目的是通过平台建设规范管理工作的执行,需要将管理标准落实到具体的功
能和流程上,管理标准越细化明确,平台功能越完备完善,能够避免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职
责的模糊不清、管理界面的不明确,使质量管理更加明晰化、精确化、规范化。
2.2.3 信息传递数据收集方式的改变
平台将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融合在平台功能中,质量管理的方式更多的是从平台的运
行上进行把控。区别于原线下进行质量管理方式。这就意味着用户的工作进行需要进行线上
线下的切换,打破原有工作方式与习惯,熟悉具体业务菜单与流程操作。若使用人员无法转
变工作方式,不利于源头数据收集,导致流程运转信息传递效率低下。
建设过程中考虑了不同层级用户的使用频率,合理规划界面。在调研评审阶段,调研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