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增刊2023年质量管理交流研讨会论文集(1)(1)
P. 80

2023 年质量管理经验交流论文汇编





                   ➢  采用粉煤灰掺合料,减少水泥用量,能有效降低绝热温升,入模温度越高,效果越明显;
                   ➢  相比常规配合比方案,绝热温升降低明显;
                   ➢  水化热在前3天快速释放,7天后趋于平缓;
                   ➢  混凝土低温入模,有利于抑制前期水化热释放,拉长释放时间,平缓温升速率;
                   ➢  相同的配比条件,混凝土常温入模,7天后绝热温升趋同;
                       热力计算分别按按温降系数法和规范方法:
                       温降系数法:取1.2或1.3配比方案,假定环境温度30℃,搅拌站棚内30℃,罐装水泥30℃,
                   砂、石25/30℃,粉煤灰温度同砂石,砂含水率5%,石含水率1%,拌合水假设三个温度工况,
                   各龄期混凝土的中心温度:
                                                   表3 混凝土中心温度
                                 3d         6d          9d        12d        15d        18d        21d
                     温降系数       0.65       0.62        0.57       0.48       0.38       0.29       0.23
                   水温
                   5℃         55.6/58.   54.2/56.   51.8/54.    47.6/50.   42.9/45.   38.7/41.   35.9/38.
                                  3          8          5          3          6          3          5
                   10℃        56.5/59.   55.1/57.   52.7/55.    48.5/51.   43.8/46.   38.6/42.   36.8/38.
                                  2          7          2          2          5          2          4
                   15℃        57.4/60.   56.0/58.   53.6/56.    49.4/52.   44.7/47.   39.5/43.   37.7/39.
                                  1          6          1          1          4          1          3
                   说明:&&/##,&&砂、石、粉煤灰25℃工况,##砂、石、粉煤灰30℃工况。
                       各种工况中,中心温升峰值是60℃,以混凝土入模温度20~30℃作为基准,满足GB50496
                   第3.0.4之规定尚有余量;以环境温度10~30℃作为基准,也满足分层温差不大于(25+25) ℃
                   的要求。
                       规范方法:配合比相同,最大绝热温升和温降系数法没有区别。
                                                                                    n
                       (1)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变形值计算:εy(t) =εy°(1-e-0.01t)∑  Mi
                                                                                    i=1
                       其中:εy(t)为各龄期(d)混凝土的收缩相对变形值。
                                                          -4
                             εy°为极限收缩值取3.24×10 。
                             Mi为考虑各种非标准条件下的修正系数:
                       M1=1.25、M2=1.0、M3=1.0、M4=1.21、M5=1.1、M7=0.77、M8=1.0、M9=1.0、
                   M10=0.95、M6(1)=1.0、M6(3)=0.98、M6(7)=0.9、M6(10)=0.89、M6(15)=0.84、M6(20)
                   =0.84、M6(28)=0.84、M6(60)=0.84
                                               表4 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变形值
                      龄期(天)               t(1)    t(3)   t(7)  t(10)  t(15)  t(20)  t(28)  t(60)
                                     -4
                      收缩变形值εy·10          0.164  0.225  0.343  0.428  0.566  0.696  0.892  1.535
                                                                 εy(t)
                       (2)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Ty(t)=-
                                                                   α
                                                                -5
                       其中:α为混凝土线膨胀系数,α=1.0×10
                                                表5 各龄期混凝土当量温差
                      龄期(天)                t(1)   t(3)    t(7)  t(10)  t(15)  t(20)  t(28)  t(60)
                      当量温差 Ty(t)          -1.64  -2.25  -3.43  -4.28  -5.66  -6.96  -8.92  -15.35
                       (3)各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E(t)=E0(1-e                  -0.09t )
                                                                  4
                                                                        2
                       其中:E0为混凝土最终弹性模量,取E0=3.0×10  N/mm
                                                表6 各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
                      龄期(天)                t(1)   t(3)    t(7)  t(10)  t(15)  t(20)  t(28)  t(60)
                                       4
                      混凝土弹性模量 E(t)×10     0.258  0.71  1.402  1.78  2.222  2.504  2.759  2.986

                   75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