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增刊2023年质量管理交流研讨会论文集(1)(1)
P. 82

2023 年质量管理经验交流论文汇编

                       T(3)=T0+T(t) ξ=24.14+33.8=57.94℃
                       T(7)=T0+T(t) ξ=24.14+32.4=56.54℃
                       T(10)=T0+T(t) ξ=24.14+29.94=54.08℃
                       T(15)=T0+T(t) ξ=24.14+22.09=46.23℃
                       中心温升峰值58℃,15d时降为46℃,平均温降速率1℃/d,满足GB50496第3.0.4之规定。
                   与温降系数法的计算结果相差无几。
                       两种计算方法均论证了本次基座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升、温降可控,按计算要求进
                   行施工组织,浇筑体就不会产生有害裂缝。
                   3 温控技术措施
                       采取综合性的温控技术措施,包括配合比、混凝土生产和运输、浇筑工艺、养护等环节,
                   以实现减少热源,弱化日照辐射,降低中心温升峰值,缩小里表温差,平缓温度曲线等目标。
                                                                                               3
                       材料:调整配合比,减少水泥用量,以粉煤灰代换17%,减少水化热15386KJ/m ,常温
                   情况下,降低绝热温升至少5℃,是温控核心措施。
                       生产和运输:建设遮阳棚降低砂石温度,水槽加冰降低拌合水温度,从混凝土生产的各
                   个环节控制出机温度。搅拌站贴近厂区布置,运距不超过600m。主要目的是降低混凝土出机
                   入模温度,消耗水化热,是温控重要措施。
                       浇筑工艺:采用斜面平移法浇筑,泵送混凝土,浇筑时机从18:30开始持续25h,平均浇
                           3
                   筑量100m /h,浇筑节奏合理。
                       养护:已浇筑到顶标高的及时覆膜覆棉保温隔热,浇筑完毕后,喷水保湿。
                       测温:设置8个测温区,每个测温区沿底板高度设置表、中、下3个测温点,实时掌握温
                   度发展状况,评估浇筑质量。
                       冷却系统:在底板中间设置水平盘管,管径D50,泵送冷却水。进、出水温差显著,有
                   效抑制浇筑体中心温升峰值。通过通流对浇筑体中心区散热,主动调节峰值和温差,是温控
                   重要措施。
                                                     图1&2 施工现场














                            拌合水加冰降温                     斜面平移浇筑并及时覆盖
                   4 温控成效
                       各区测温记录表(略)
                                               表11 混凝土各龄期、各测点温度










                                    1区温度曲线                            2区温度曲线



                   77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