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增刊2023年质量管理交流研讨会论文集(1)(1)
P. 87

2023 年质量管理经验交流论文汇编

                   课题目标。
                   4  原因分析及要因确认
                   4.1 原因分析
                       通过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梳理造成跳线线长和弧垂的参考值往往与现场施工的实际情
                   况不一致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人、材、方法、环境四个方面。QC 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展开
                   讨论和分析研究,绘制原因分析鱼骨图(见图 3)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4.2 要因确认
                                                         [5]
                       经过小组成员分工后,通过查阅资料 、数据校核、现场勘察等方式,对产生的原因逐
                   一排查,最后确认造成跳线线长和弧垂的参考值往往与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因素主
                   要有跳线计算仅依靠软件,计算方法 单一;未对施工数据进行查验和分析。






















                                                   图 3 原因分析鱼骨图
                   5  对策制定及实施
                   5.1 对策制定
                       针对方案的空间模型建立,小组成员设计了如下方案:
                       1)根据已知的杆塔尺寸、耐张塔前后侧档距、转角度数、前后侧张力等参数,先建立
                   空间模型;
                       2)对模型参数中的数据进行校核和检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数据准确无误后,编辑计算公式,对模型进行计算;
                       4)对模型计算的公式和结果进行校核和检查;
                       5)计算后,与施工现场的跳线线长值进行比对分析,补充计算优化系数,完善计算公
                   式;
                       6)通过小组讨论,经校核和审查后,确定最终计算公式。
                   5.2 对策实施
                       小组根据对策表中的内容,运用 PDCA 方法制定了实施对策计划,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 PDCA 循环           [6-7] 。PDCA 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 Plan(计
                   划)、Do(执行)、Check(检查)  和  Act(处理)。针对实施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设定工作周
                   期和完成时间,安排相应的完成人、校核人和审核人,确保每个环节均准确无误:
                       1)根据已知的杆塔尺寸、耐张塔前后侧档距、转角度数、前后侧张力等参数,输入计
                   算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和建模。















                                                                                                    82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