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增刊2023年质量管理交流研讨会论文集(1)(1)
P. 17

2023 年质量管理经验交流论文汇编

                       (5)设计人经验不足带来的质量问题。国际投标项目的设计工作程序一般是由英语基
                   础较好的年轻同志阅读输入资料,并归纳整理成项目中文报告的初稿,英语基础稍差的校核、
                   审查、审定在项目中文报告的基础上完成校审工作。这样的工作程序可能带来的质量问题是,
                   由于一线设计人的工程经验不足,对于某些关键项目信息可能出现遗漏和偏差,校核、审查、
                   审定只在报告中文稿的基础上完成校审工作,而不再阅读基础资料,可能会造成对项目的某
                   些关键技术问题缺乏了解和掌控。
                   1.2 履约项目
                       以笔者所在公司部分履约过的国际项目为例,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如
                   下:
                       (1)由于沟通不足带来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
                       1)对客户的需求关注不够,导致设计产品与客户预期存在差距。如老挝 S 项目,由于
                   工作开展过程中未充分了解业主的需求和关注点,尽管开展了大量的优化工作,但提交的设
                   计产品始终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直到最后通过沟通了解到客户的关注点在 IRR(内部收益
                   率)后,报告才成功通过审查;
                       2)与设计产品的审查方沟通不足,导致设计产品迟迟无法通过审查。以科特迪瓦 S 项
                   目为例,由于设计参与工程的方式是 EPC 框架下的设计分包,只对总包负责,在技施设计前
                   期就忽略了与业主聘请的担任设计审查工作的欧美咨询公司的沟通,导致大量的设计图纸因
                   细节问题被反复驳回,迟迟无法通过审查。
                       (2)由于输入资料缺失带来的质量问题。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由于输入资料不足或者深度不够所带来的技术问题。由于节省费用等原因,国际水
                   电项目普遍存在基础水文资料不够、地质勘探工作不足的特点,由此可能带来较大的设计产
                   品质量风险;
                       2)由于输入资料缺乏确认程序而带来的质量问题。对于国际项目而言,由于与业主距
                   离遥远,相互之间的联系主要依靠电子邮件,设计输入资料也主要依靠电子邮件输入,缺乏
                   必要的确认程序,可能会导致由于输入资料的合法性而引发的质量问题。比笔者所在公司参
                   与的印度尼西亚 P 项目,就是因为没有正式的输入资料,在内部设计产品质量抽查中被评定
                   为不合格产品。
                       (3)由于合同问题带来的质量问题。包括三种情况:
                       1)合同对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的界定不够清晰。部分项目合同采用了国内勘测设计合
                   同模式,合同中只是笼统地提到阶段深度要求,对于具体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界定不清,导
                   致合同双方对于工作范围和工作深度的认识相差较大,设计产品迟迟无法得到客户认可;
                       2)合同中没有设计产品修改遍数的约定。以科特迪瓦 S 项目和尼泊尔 T 项目为例,由
                   于合同中没有对产品修改遍数的约定,对于设计产品接收方的审查行为缺乏约束,在详细初
                   步设计报告执行过程中,业主的咨询工程师在前面版次处于应付状态,导致每个版次都有新
                   问题,经常出现由于一些细节问题而反复修改的情况,报告最终修改至 F 版。设计产品的反
                   复修改一方面增加了工作量和设计成本,另外一方面也给人留下了产品质量低下的印象;
                       3)合同中缺乏关于设计优化激励方面的条款。总包方从节约工程量、增加利润的考虑,
                   要求设计开展各种类型的优化工作,导致设计产品一改再改,设计在优化工作中花费了大量
                   的精力,承担了巨大的质量风险,却没有获得到相应的利益。
                       (4)由于对欧美规范、咨询工程师习惯不熟悉所带来的质量问题:
                       1)对于欧美标准掌握不足带来的质量问题。参与国际工程的设计人员大多处于超负荷
                   的工作状态,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学习和指导,对欧美标准的掌握普遍不够深入、不够全
                   面,可能会导致设计产品存在质量缺陷。
                       2)对于客户及咨询工程师习惯了解带来的质量问题。以科特迪瓦 S 项目和尼泊尔 T 项
                   目为例,由于与业主及咨询工程师基本上都是初次合作,设计过程中常常出现由于表达方式
                   (如设计报告的编写方式、设计图纸的图面等)与他们的习惯不符等而造成的设计产品无法
                   通过审查,反复修改的质量问题。
                       (5)设计标准化程度不够带来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设计计算的标准化程度不够。由于对欧美标准的学习才刚刚起步,目前设计计算大
                   多采用边学边算的方式,计算中缺乏能经过咨询工程师认可的计算导则、计算程序和计算表
                   格,计算书的质量完全就是取决于设计人员及校审人员对标准的理解,在设计效率低下的同


                                                                                                    12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