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增刊2023年质量管理交流研讨会论文集(1)(1)
P. 167

2023 年质量管理经验交流论文汇编

                   的理论为依据,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整个活动中遵循一定的程序,一步步
                   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并合理地解决问题,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活动更加丰富,管理方法更加完
                   善,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3) QC 小组活动有利于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QC 小组活动,其主要的
                   目的是对质量进行管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它遵循 PDCA 循环理论,并运用各种统计
                   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策略,使生产服务的效率得以提
                   高,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从而确保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
                       (4) QC 小组活动有利于开发新产品,创造新工艺,开拓新领域。QC 小组对涉及新产品、
                   新工艺、新领域的课题,组织技术攻关型、创新型 QC 小组,遵循 PDCA 循环原理,首先从当
                   前迫切需要出发,提出方向性的技术攻关或创新课题,制定规划和计划,组织技术攻关及创
                   新,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方法,提出新方案,制定对策及实施,及时做好技术创新成果
                   的标准化,并推广到生产中加以应用。
                   3 基于 QC 小组活动的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探讨
                   3.1 管理模式的创新
                       QC 小组活动在实践中,不但要充分地发挥出问题的解决作用,更应当营造出一种活跃
                   的质量管控氛围,以点带面,逐步地进行深化,从而形成整体的,全面的质量管理新的模式。
                   例如,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以以建设单位为牵头方,对各方力量进行组织和协同,
                   形成整个施工区域的 QC 小组活动,“一带三,三帮一”, 即建设单位一家带动设计、监理、
                   施工三家,建设、设计、监理三家帮助建设单位一家,共同服务工程建设,将对设计、监理、
                   施工单位的管理纳入到日常管理,加强问题的协调力度,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效力。
                       在活动过程中,各个参建单位与建设单位共同促进,各单位领导亲自参与,积极地进行
                   层级的推动,形成分门别类的 QC 小组,全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质量的管理以及质量的创新
                   活动中,在整个活动中,始终贯彻质量第一的中心思想,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和具体的
                   程序来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集思广益,全员共同努力打造工程建设的质量保障体
                   系,完善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系和制度,从而促进参建各方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促进质
                   量管理创新与工程技术创新的有机融合、促进 QC 小组活动与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机融合,实
                   现质量管理的全员、全过程参与,使工程的管理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3.2 针对重点难点优选课题开展活动
                       “紧贴工程抓质量,抓好质量促工程”,创新 QC 小组活动手段,实现“秤砣虽小压千
                   斤”。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地进行手段和方式的创新。一是创新 QC 课题选择方式,以工程
                   关键质量管控为重点,聚焦生产活动过程中关键部位、关键工艺、关键工序,对存在的疑难
                   杂症,采用专家咨询、内部研讨等多种方式进行优选,并遵循着“小、实、活、新”的原则,
                   合理的选择课题,保障课题服务工程、促进工程。二是“请进来”、“走出去”、“集团共
                   享”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积极创建学习型 QC 小组,定期邀请 QC 专家集中授课、培训、诊断,
                   选派部分 QC 骨干参加行业培训和交流,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 QC 管理员、诊断师及活
                   动骨干。三是及时将优秀 QC 成果以方案、制度、标准等形式,在各单位推广应用,促进“小
                   课题”有效解决工程“大问题”,从而实现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3.3 有针对性的构建组织架构
                       在实践过程中,应当贴紧工程实际,充分发挥 QC 小组大纽带作用,创新 QC 小组活动组
                   织架构,搭建群众广泛参与一线质量管理的宽平台。创建立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 QC 小
                   组活动组织架构,即以建设方为中心,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为支柱,科研、试验检测、
                   测量等单位为支撑的 QC 小组组织新架构,突破以往单一参建方 QC 小组活动的局限性,打破
                   各单位的行政管理、专业分工、建设阶段等界限,改变参建各方主要通过行政会议解决问题
                   的局面,构建施工区“大 QC 小组活动”新格局,实现 QC 小组活动“横向到边”。同时,各
                   参建单位将 QC 小组活动延伸到一线班组和工人,充分调动一线工人抓质量工作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 QC 小组活动“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架构,充分发挥了 QC 小组活动的纽带作用,形成群众
                   广泛参与质量管理的宽平台,增强参建各方的沟通交流、协同合作,汇聚了参建各方质量管
                   理的智慧与力量,形成了参建各方“共抓高质量”的良好氛围。
                   3.4 激发质量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实际的活动中,应当积极地调动广大职工的主动性,分门别类成立 QC 小组,引导全


                                                                                                   162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