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增刊2023年质量管理交流研讨会论文集(1)(1)
P. 108
2023 年质量管理经验交流论文汇编
基础吊装部分工序与基础运输合并 在基础运输过程中,可同步进行导向锥的安装工作
开辟另一作业面,使用其他船只回收吸力泵,本作业面
主要作业面删除吸力泵回收工序
不再进行吸力泵回收
简化后的吸力式导管架基础施工工序为:基础运输→吊装→自重下沉→吸力下沉。
2.8 效果检查
QC 课题小组设计的吸力式导管架基础在建设单位倾力协助下,经过各参建单位细致、
充足的施工准备,完成了首套(C06)吸力式导管架的沉贯工作。本次施工各工序耗时见表
9。
表 9 吸力式导管架基础施工耗时统计
施工工序 耗时(小时)
基础运输 19
吊装 21
自重下沉 2
吸力下沉 7
合计 49
由表中可知,从基础运输到基础沉贯工作结束,累计时长约为 49 小时,达到设定的施
工时间小于 50 小时/机位的预期目标。
2.9 巩固措施
QC 课题小组针对基础型式的设计和施工工序的优化切实有效,因此小组采用实行标准
化,纳入过程控制质量文件,编写自主知识产权及能源行业标准,组织技术培训等方式进行
成果验收和巩固,以期实现良性循环。
3 总结
项目中创造性地将吸力桩基础应用在福建深水海域海上风电大容量风电机组中,补齐现
有海上风电基础适用性的“短板”,较好地解决了福建深水海域复杂环境条件下海上风电基
础建设的难题,达到 QC 小组活动课题的预期目标。同时,课题小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主
动的不断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提高技术水平,发现问题,研究、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实现
用微小代价的“前馈”来避免巨大损失的“反馈”。研究课题新颖性、实用性强,今后将在
福建深水海域乃至全国深水海域海上风电场大容量风电机组基础设计领域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翔宇,GayanAbeynayake,姚良忠,等.欧洲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前景[J].全球能源互
联网,2019,2(2):116–126.LIXiangyu,ABEYNAYAKEG,
YAOLiangzhong, etal.RecentdevelopmentandprospectofoffshorewindpowerinEurope[J
].JournalofGlobalEnergyInterconnection,2019,2(2):116–126.
[2]中国风能协会.海上风电回顾与展望 2020[R].北京:中国风能协会,2020.08.
[3]时智勇,王彩霞,李琼慧.“十四五”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关键问题[J].中国电力,2020,
53(7):8–17.SHIZhiyong,WANGCaixia LIQionghui.Key issues of China's offshore wind
power development in the“14thFive-YearPlan”[J].ElectricPower,2020,53(7):8–
17.
[4]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水力
发电技术发展报告:2018 年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20.
[5]蔡意达,盛雅蓉.QC 小组活动中的 PDCA 循环[J].电子质量,2009(01):42-44.
[6]刘宏.PDCA 循环推进持续的质量改进[J].电子质量,2005(07):41-42+37.
作者简介:范夏玲,1989 年,女,汉族,福建省福州市,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海上风
电结构设计、岩土工程设计,现于永福发电事业部任土建室副主任一职。
联系方式: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高新大道 3 号,350000,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
公司,范夏玲,18359187655,fanxialing@fjyongfu.com。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