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增刊2023年质量管理交流研讨会论文集(1)(1)
P. 160

2023 年质量管理经验交流论文汇编

                   说综合评定560分及以上可以进入复审;复审阶段,主要以现场实地考察和调阅资料的方
                   式,对项目现场实体质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效果及管理记录
                   等情况进行验证,最高分值300分,以累计240分及以上者为通过。综合来看,主要是
                   考察申报项目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建设程序依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在进行建设
                   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按照相关部门的审批程序和流程,
                   确保建设项目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在建设项目的前期,进行规划编制、选址评估、环
                   境影响评价等程序,保证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同时关注社会、
                   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为后续的施工和运营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应按
                   照合同要求和相关的标准规范等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体现在申报材料上,应提供
                   如资质证书、可研报告或项目建议书、工程立项文件、报建批复文件、质量验收文件、
                   竣工验收及备案文件、竣工决算或审计报告、承包合同、技术协议等一系列证实性材
                   料。只有通过依法合规的建设程序,才能确保建设项目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为社会的发展和公众利益的保障提供有效的支撑。
                        安质环过程管理到位。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建立和执行一套完整的安全、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遵从事前策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的原则,对项目的每一个
                   环节都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法规,开工前开展
                   安全策划,建立网格化管理、安全准入、安全技术交底、旁站监督等工作机制,确保
                   施工现场的安全。在质量管理方面,开展质量策划,实施首件样板制、质量三检制、
                   举牌验收制等工作机制,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符
                   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在环境管理方面,落实绿色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和破坏,保护周边环境的安全和稳定。体现在申报材料上,需要在工程创新成
                   果总结中体现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从安全质量策划内容的落实情况、绿色施工实施等
                   方面对过程管理进行阐述。通过全面有效的安质环过程管理,不仅能够确保建设工程
                   的安全、质量和环保目标得到实现,也能够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和社会形象,为经济
                   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工程设计水平优异。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第一步,设计阶段的质量和水平将直接影
                   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性能,优秀的设计是优质工程的基础。优秀的工程设计方案,
                   能够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考虑工程的施工条件、工期要求、工程安全和稳定性等问题,
                   以及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防止工程建
                   设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保障工程的持久稳定性,落实绿色低碳理念,遵
                   循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满足工程的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
                   和美观性等要求,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减少建筑成本和工期,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
                   风险,实现工程竞争力。优秀的工程设计是保障工程质量和性能的基础,只有具备先
                   进性、可行性、安全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等特点,才能为优质工程建设奠
                   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带来更多的实际效益。
                        科学技术创新突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
                   使得工程质量、效率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电力
                   行业五新技术、专利技术及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等,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运用先
                   进的材料、技术和设备使工程施工更加精细、环保、高效和节能,践行碳达峰碳中和
                   发展目标。运用BIM、VR、AI等新技术和模拟分析方法,在实际施工前进行全面的虚
                   拟模拟和检验,降低工程质量风险,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工程质量的高水平。运用科
                   技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和管理,加强对施工工人和设备的安全防护,防止各种事
                   故和风险的发生,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绿色施工、绿色建造和绿色运营理念,在设计、选材、
                   施工工艺和管理等环节,采用环保材料、节能设备和环保工艺,采取降噪除尘、利用
                   可再生能源、建造绿色屋顶、实施雨水收集和利用等一系列的绿色技术和措施,最大
                   程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污染的排放,降低工程的环境负担和经济成本,
                   提高工程项目的能源效率和生态环境适应能力。实施可持续运营方式,定期进行维护
                   和保养、实施资源回收和利用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延长工程的寿命和使用价值,减少


                   155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