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9 - 增刊2023年质量管理交流研讨会论文集(1)(1)
P. 189
2023 年质量管理经验交流论文汇编
图一:质量整改管理模式
质量整改管理模式,目标为充分发挥管理优势,在质量问题整改前中后三个阶段对可能
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整改管理。
前期为控制质量整改几率,通过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及规范要求,建立质量标准制度,
引导工程质量达到建设单位要求,结合 EPC 总承包模式,主要在设计、采购、施工前执行相
应标准。在设计阶段要与建设单位充分交流,并结合实际现场情况完成项目各子系统的设计,
并通过各子系统相互衔接穿插组合成整体项目,在进行具体设计时,需要与现场施工同事接
洽,在头脑风暴后完成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建设单位满意的设计图纸。比如在项目建设过
程中使用的材料、设备、仪器、机械等,在设计阶段确定时应匹配现场具备条件,比如在总
平布置图中应考虑施工现场高差,不利因素等。在前期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后期施工过程可能
发生的问题,并将可能导致的质量整改因素前置,。
在采购阶段,EPC 总承包单位必须对材料、物资、工具等质量进行审核,严格按照设计
要求、规范规格进行采购,并进行材料设备采购时间、进场顺序、保修时间等核对,严防采
购物资不合格导致出现质量整改。
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做好前期指导培训工作,包括样板引路、现场实操培训、奖罚制度、
质量目标制定等,确保在前期源头上降低质量整改发生几率。
中期为质量问题整改阶段,主要在质量监督、日常巡查等发现质量问题,解决过程遵从
三大原则:现场指导、立即整改、记录在案。发现质量问题时整改要快并及时反馈,效果要
好且满足要求。
后期为整改资料管理阶段,在已完成的质量整改单和质量整改回复单及时记录在案,并
对质量问题进行分类管理,比如按重要的、常见的、紧急的问题进行统计,从而完成质量通
病手册。通过该手册进行防治措施的归纳,以及预防该类质量问题的方式研究,形成质量规
范标准,从而通过逻辑链形成一个工程质量管理持续上升的循环。
5 质量信息化平台建设
依据作者推想的整改管理,进行工程质量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通过该平台完成对 EPC
总承包项目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提高项目质量,达到建设单位的要求。
5.1 信息化平台建设目标
EPC 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质量整改管理为核心要素,利用时间
逻辑关系,将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内容包含在内,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项目质
量管理资料上传平台,以便领导及管理员对项目质量情况实时监控。对工程实施过程和质量
现状及时有效、客观真实地反馈,便于项目管理人员进行质量问题收集、分析、整理和统计
汇总,提高了 EPC 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效率,同时也将设计、采购等相关质量问题统一归纳
处理,并迅速完成整改及反馈。
5.2 信息化平台运行逻辑
主要分为五个板块的内容。分别为:质量规范标准、实施中的质量监督、质量问题整改、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