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4 - 增刊2023年质量管理交流研讨会论文集(1)(1)
P. 294
2023 年质量管理经验交流论文汇编
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实施难度和安全风险,找准安全和造价的平衡点。依据《国家电网
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编制施工安全风险提示表,
结合具体工程情况逐条统计列出与设计方案有关的三级及以上安全风险,开展技术、经济比
选,优化设计方案,尽量减少二级及以上风险。
2.3.3 做好项目附带需求分析,避免不合理“搭车”建设
对于违背“三不”原则(不拉长建设工期,不增加安全风险,不扩大停电范围),以及
与基建、技改项目立项原则不符的附带需求,应详细论述该建设内容和本工程的关联性,并
专篇分析由此带来的工期、停电范围、安全风险增加情况,为工程后续阶段的顺利推进打下
基础。
3 严格把关技术路线,提升设计质量
3.1 强化勘察管控,提高输入精度
3.1.1 树立“勘察先行”理念,重视现场踏勘工作
牢固树立“没有深入的现场勘查,不谈设计方案;没有精准的现场条件理解,不会有好
的设计方案”理念。可研、初设、施工图各阶段,设计人员都必须深入现场踏勘,结合现场
水文、地质、施工条件等制定优化设计方案。对于时间跨度较长的项目,还需阶段性地开展
现场复核。
3.1.2 加强勘察深度、精度管控,提高勘察成果质量
(1)规范勘察任务书编制。根据不同工程类型及设计阶段特点,提出具体的勘察要求,
编制勘察任务书;对于重点工程和特殊场地,应在任务书中明确需重点关注的技术细节,必
要时组织专题讨论或专家评审。
(2)重视输勘察质量全过程管控。参与勘察大纲评审,重点检查勘察深度、范围标准
与勘察任务书的对应性;组织外业中间检查,必要时采取飞行抽检,规范勘察作业,确保过
程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对勘察成果进行验收,包括对勘察成果校审流程、关键结论及建
议进行检查与论证。
(3)加强扩建工程的踏勘搜资。扩建工程不仅对照前期竣工图纸,同时进行现场踏勘、
同前期运维、设计、施工方加强协商研判,摸清扩建隐患点、做细做实。
3.1.3 调整勘察进度,匹配可研设计一体化需求
(1)适应新形势,将勘察阶段提前,保证设计输入准确。可研设计一体化后,可研阶
段变电站要明确站址“四角坐标”和征地红线(含临时用地、进站道路),确定地基处理、
给排水、大件运输等技术方案;输电线路要明确关键路径塔基坐标,原先初设或施工图阶段
完成的勘察内容需要提前至可研阶段进行,以满足设计深度要求。设计人员与勘察人员配合,
将初勘与详勘相结合,确保勘察资料的准确性。
(2)关键节点的勘察深度、进度,应适度提高、提前。重要交叉跨越、涉生态红线区
段、房屋密集区段等影响工程建设的关键节点,要提前组织现场勘察,满足专项评估前置要
求,避免勘察资料不全导致的设计深度不足,影响设计方案成立及工程造价基准控制。
3.2 规范设计流程,确保成品质量
3.2.1 规范专业间配合,完善互提资料及图纸会签流程
设计工作计划中,应明确专业配合、互提资料、图纸会签等相关接口;专业间应加强联
系配合,上游专业提资进度、深度应满足其他专业设计输入需求,提资过程也应注重校审核
及专业间的沟通反馈,把好设计成品的“第一道关”。
会签是提资专业对接资专业设计成品的“出厂验收”,是专业配合的“最后一道关”。各
专业必须高度重视会签工作,如在会签过程中发现差错,提资专业应将图纸退回接资专业修
改,校对无误后再签署。
3.2.2 严格执行校审流程,把控设计成品质量生命线
设计成品一般经设计人员自校、校核、审核及批准四级校审签署,对级别较低的设计成
品,其校审级次也不得少于三级。设计人员应重视自校,保证成品出手质量;各级校审必须
严格执行校审制度、各司其职,保证专业技术和综合技术质量都经过各级校审,确保成品质
量。当发生技术意见分歧时,专业技术问题,由相应审签者的上一级技术管理者裁定,并在
提交项目经理前解决;专业之间的问题,由项目经理或分管总工裁定。
生产管理部不定期组织专业抽查、互查,开展设计质量状态评估,对设计质量问题限期
整改,问题严重的还需进行通报。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