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增刊《电力工程档案管理》2023年增刊(总第11期)(1)
P. 29

研究成果


                     (3)在归档、长期保存等环节开展真实性检测,逐步完善检测内容。

                     2.完整性控制措施

                     (1)明确归档范围,将至纳入归档管理制度并切实实施,采取全民掌


               握前端系统应归档模型数据情况,主动采集,保障归档模型的齐全完整。

                     (2)在归档制度中明确归档与接收双方对归档模型完整性保障的责

               任。

                     (3)在归档、长期保存等环节开展完整性检测,逐步完善检测内容。

                     3.可用性控制措施

                     (1)选择适合长期保存的格式进行归档。

                     (2)制定数据迁移、转换等长期保存方案。

                     (3)在归档、长期保存等环节开展可用性检测,逐步完善检测内容。

               根据检测情况适时进行数据迁移、转换等工作。


                     4.安全性控制措施

                     (1)建立涵盖硬件实体、网络、系统、数据库、数据各层次的立体安

               全与保密体系,确保模型数据的安全性。

                     (2)在制度中明确管理、利用过程中对模型安全性的保障要求,按照

               规定控制开放范围和规范模型管理、利用行为。

                     (3)在归档、长期保存等环节开展安全性性检测,逐步完善检测内容。

                     (六)确定保存格式


                     保存格式的确定一直是三维设计模型数据归档探讨的焦点问题,因为

               这涉及到模型的长期可用性。现有的研究和实践比较倾向于采用“原格式+

               中间格式+轻量化格式”的归档模式,结合电力设计企业三维设计业务实际,

               移交格式的模型也应作为归档模型之一。采用具有长期保存性的中间格式

               归档(目前,从标准和现有研究来看,均提倡采用 STEP 格式),这一思路

               无疑是正确的,但这是单纯从长期保存的角度进行考虑,而模型数据归档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利用,那么从利用的角度考虑保存的格式更贴近档案管

               理的本质。另外,非原始格式的特征数转化率和以归档便捷程度、经济和



                                                                                                           27
                                                            《电力工程档案管理》2023 年增刊                 总第 11 期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