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增刊2023年质量管理交流研讨会论文集(1)(1)
P. 175

2023 年质量管理经验交流论文汇编

                   地,前期项目负责人需现场踏勘拟选场址,并向自然资源、林草、环保、水利、文物、军事、
                   航空等相关主管部门进行限制性(敏感性)因素排查求证,进一步缩小可选场址区域。限制
                   性因素排查包括但不限于生态红线、土地性质、压覆矿、林地草地属性、水源保护区、自然
                   保护区、文物、军事设施、机场、地质灾害等内容。如场址位于已建成风场周边,则应与已
                   建成风场预留一定距离的风能资源恢复带。
                   3 测风数据的质量控制
                       测风数据是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工作的基础,其完整性、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发电量评估
                   结果,进而影响到风电场的收益,从而影响可行性。因此,对测风数据的质量需要格外关注。
                       通常来说在选址之前应在距拟选场址主导风向上风向设立测风塔,测风塔距离最近风电
                   机组 2-5km,有时来不及竖立测风塔,则需考虑收集临近 5km 范围内其它风场的测风塔数据。
                       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 18710-2002),风资源专业需要测量数据的完
                   整性、合理性等方面分别对测风数据进行分析判别,对缺测数据进行补充,对无效数据进行
                   剔除及替换。测风塔所获得有效数据完整率应达到 90%,并最终能够整理出至少连续一年的
                   测风数据。
                       项目前期负责人应与风资源专业对测风数据仔细分析,结合场址地形特点、地貌粗糙度
                   等影响因素,并结合周边区域已建成的风场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即使项目场址所在区域
                   风资源非常好,对于与场址距离超过 5km 的其它测风塔数据仍应谨慎参照使用或弃用。对于
                       中尺度数据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作为数据分析的参照数据,但不能完全替代测风数据。
                   4 微观选址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完成宏观选址后需进行微观选址,在微观选址过程中,机位点位置的确定是关键内容。
                   分散式风电项目风机台数较少,通常除在拟选址区域内选取拟定风机数量的机位点外,还需
                   多选 2~3 个机位点作为备用点。
                       分散式风电微观选址中要注意关于分散式风电的用地,国家及内蒙古自治区分别出台了
                   相应政策,对用地种类进行了限制。自然遗产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
                   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鸟类主要迁徙通道和迁徙地等区域以及沿海基干林带和消浪
                   林带,为风电场项目禁止建设区域。风机基础、施工和检修道路、升压站、集电线路等,禁
                   止占用天然乔木林(竹林)地、年降雨量 400 毫米以下区域的有林地、一级国家级公益林地
                   和二级国家级公益林中的有林地               [2] 。用地及选址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风机机型选择应注意考虑风机单机容量配置,如某 10MW 项目,在申报阶段方案选用 4
                   台 2.5MW 风机,等到正式开始前期工作时已经跨年,建设方案调整为 3 台 3.3MW 风机;另一
                   10MW 分散式风电项目,本拟定采用 3 台 3.3MW 风机,正式开始前期工作时采用了 2 台 5.0MW
                   分散式风电项目,均减少了征占地面积以及建设成本。虽然目前已完成商业吊装的陆上风电
                   机组单机容量已经超过 6MW,但并非单机容量越大越好,需要根据实际测风数据和风机参数
                   来确定。
                       对于部分地方政府的硬性要求应满足,如有的地区要求风电项目集电线路全部采用埋地
                   电缆的形式敷设,则需注意风场检修道路及集电线路路径,尽量减少施工量。
                       选址时应对场址区域进行详细实地踏勘,与当地村民沟通了解当地情况。由于分散式风
                   电项目风机数量也较少,在设计机位点及道路时,最优布置是将所有征地内容布置于同一个
                   行政村内,这样有利于手续的办理;如受到地形或地类限制无法满足同一行政村,则争取将
                   所有征地内容布置于同一乡镇区域内,尽量降低跨行政区域对手续办理流程及时长的影响。
                       风机点位的选址应结合环境影响评估文件,与周边民居保持安全距离,同时机位点应与
                   坟墓、敖包、景点、埋地电(光)缆、输电线路等设施按照当地村民或规范要求保持一定距
                   离。检修道路应尽量利用现场已经形成的土路,但是需注意避让检修道路路径附近居民房屋,
                   施工期间车辆频繁通行如扬尘、噪音会对原住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容易引起矛盾,对
                   工程产生影响。
                   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评审是项目前期重要的环节,可行性研究报告最终确定的原则
                   将影响整个项目的执行情况。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应包括风能资源评估,工程地质评价、
                   工程规模与布置、电气与消防设计、土建工程设计、土地征用、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管理设
                   计、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设计、设计估算及经济评价等工作内容。



                                                                                                   170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