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21电力设计信息12月15日
P. 20
人物聚焦 人物聚焦
质条件差,沿线需要穿越地铁、河流水 他为“地下工作者”。
体、立交桥、民房建筑等重要的建(构)
筑物等设计关键点,设计难度大。 当“学霸”遇到难题
“当时华中院的盾构法、顶管法等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虽道阻且长,
隧道设计的经验相当匮乏。”摸着石头 但日积月累,终能抵达。
乘风直上,踏浪前行 过河的殷黎明坦言,“刚一开始设计此 现学现用的!”殷黎明在电力电缆隧道
“做电缆隧道设计时,我基本上是
类项目的时候,基本上是从零开始的,
最基础的专业之间互相提资,都不知道 设计过程中,不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
——记中国电建华中院电网公司线路结构处殷黎明 需要提一些什么资料,更遑论进行工程 “每当攻克一个工程难题,学有所用时,
设计了。” 我就能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
设计过程也是困难重重,电力电缆 当“学霸”殷黎明遇到难题,首先
中国电建华中院 郭争,王苗苗 隧道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联系的十分 通过自主查阅文献解决,从知网、岩土
紧密。施工方法、盾构机、顶管机的工 论坛等平台上下载论文进行学习。如为
所谓“三十而立”,一般认为是指在三十岁的阶段家庭、事业都趋于稳定, 作原理、工作状态、工作细节都要了然 了解决盾构隧道下穿立交桥基础这个难
而逐渐褪去年少的热情与挑战新领域的拼劲儿。 于胸,才能保证环节衔接流畅,防止漏 题,虽是从零开始,但殷黎明研读相关
2013 年从中南大学毕业后,殷黎明进入华中院从事输电线路结构设计工作, 项、设计与施工脱节的情况发生。除此 论文百余篇,历时 20 余天,夜以继日
“三十而立”的他,却不甘心成为一朵甘于现状的“前浪”,一直未曾止步于传 之外,还要特别注意预防工程灾害,施 加班加点,从理论基础到实际施工,终
统的输电线路结构设计。勇担新任务、接受新挑战、学习新知识,这是殷黎明的“而 工之前充分考虑土层地质条件,适当采 于攻克了盾构隧道下穿立交桥基础的理
立之年”。 取注浆等措施,避免施工塌方、涌水等 论机理难题,并建立了多种情况下的有
“殷工身上有一股子倔强劲儿!” 情况。 限元分析模型。
“殷工有想法、肯下功夫、肯钻研、能做成事!” “从‘地上’设计到‘地下’设计, “纸上得来终觉浅”,“学霸”遇
身边的同事提起殷黎明,无不连连称赞。 很多知识超出了我的专业范围,需要从 上难题还会发扬“脸皮厚”的精神,
“时代是真正的浪潮,要想辉煌入海,必要踏浪前行”,这是殷黎明的座右铭。 头开始研究。” 向同行和有经验的一线施工人员进行请
殷黎明笑道,“还年轻,正是敢闯 教,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弄清楚不罢休。
从“地上”到“地下” 的架空输电线路,一个属于地上空间领 敢拼,建功立业的时期,电缆隧道工程 “殷工知道我是学桥隧工程的以后,三
近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 域,一个是地下空间领域,设计方式和 也是提升自我、锻炼能力的好平台,我 天两头带着一堆资料和问题找我。”同
景下,“去产能”攻坚战不断推进, 设计要求完全不同,所涉及到的业主管 肯定要把握好!” 事说,“殷工是个‘学霸’,善于发现
我国传统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市场不断萎 理部门也不一样,不仅需要技术负责人 事实证明,殷黎明做到了,他结合 关键问题,思路清晰,一点就通!”
缩。为走出这一困局,配合企业的深化 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相当程度 自己所学,迎难而上,担任郑州市区若 学霸也并非轻而易举“练成”的。
改革和转型发展,中国电建华中院开始 的沟通能力。 水(衡山)220 千伏输变电工程、郑州 自从接触电力电缆隧道工程设计以来,
大力布局电力电缆隧道设计项目。 “我想试试”,殷黎明主动请缨, 市区北郊(堤湾)220 千伏输变电工程、 殷黎明就没有了周末,也没有了节假日,
“这虽然是困境,也是挑战,更是 参与到电力电缆隧道工程项目中,并多 郑州市区曲古(祥营)220 千伏输变电 熬夜学习加班成了常态,失眠、黑眼圈、
机遇!”殷黎明相信,“时代浪潮淘汰 次担任主设人。 工程等多项电力电缆隧道工程项目的专 脱发成了日常,尤其是工程进行到关键
落后的东西,也必然催生新的机遇,我 一直以来,盾构法、顶管法施工广 业主设人,设计过程中勇挑重担、敢于 阶段的时候。有一次,恰逢寒冬,为了
们要敢于挑战新领域。” 泛应用于郑州地区的电力电缆隧道项 开拓、攻坚克难,并且不断充实华中院 确保第二天按时出版图纸,殷黎明晚上
电力电缆隧道工程完全不同于传统 目,并且线路路径长,工程规模大,地 的隧道设计经验,领导和同事亲切的称 加班到三点多,实在困倦得睁不开眼,
17 电力设计信息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FORMATIO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FORMATION 电力设计信息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