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电力设计信息8月15日第13期(2)
P. 14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沿线鸟类分布情况和生活习性进行了                                   高”的精神风貌抒写了又一首奋斗诗篇。                                                  快完成终勘工作,在无数个寒风呼啸的                                  到线路工程全线贯通,我有幸见证了这

            详细调查研究,并系统总结和参考了                                         西南院外业终勘队驻扎于日喀则市                                               夜里,他们挤在漆黑的房间里,借着笔                                  一工程诞生的全过程”,送电电气主设
            ±400 千伏青藏直流线路等工程设计、                                吉隆县,唯一进出县城的道路,需要                                                    记本电脑仅存的电量,激烈地讨论着路                                  人鄢艺说到,“阿里联网的设计经历是

            运行、改造经验。提出了线路防鸟针板、                                 翻越海拔 5236 米的孔唐拉姆山。每年                                                径走向和困难塔位。因为他们知道,留                                  我人生宝贵的财富,也将永远激励着我
            栖鸟架布置方案,同时根据同类地区鸟                                  12 月到次年 5 月,由于大雪封山,吉隆                                               给工程队的时间不多了,他们必须赶在                                  继续前行。”

            害研究,提出了线路防鸟害间隙,从间                                  县都与外界完全隔离。终勘队于 2018 年                                               大雪封山之前完成所有的外业工作,为                                        阿里人民对电的期待持续了几代
            隙取值上为线路防鸟害提供了保障。                                   10 月进场,适逢降雪降温超历史同期,                                                 后期工作创造条件。                                          人,时至今日,这个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为实现输电铁塔与当地自然人文景                               含氧量也仅有内地的一半,伴随着几步                                                         正是凭借着西南院设计团队“特别                              其中离不开的是成千上万电力工程建设
            观的和谐交融,西南院设计团队写出了                                  一次的深呼吸,身体和意识早已不能完                                                   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                                  者的智慧与汗水。电力天路惠民生,从

            一张名为“景观输电塔”的创造性答卷。                                 全受自己控制,只能步履蹒跚,缓缓向                                                   精神以及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魄力,工程                                  青藏联网工程、川藏联网工程、藏中联
            在对工程沿线环境敏感点进行了实地探                                  前,但时间不等人,工程队必须赶在大                                                   队在 50 余天的时间里,顺利完成了外                                网工程到阿里联网工程,世界屋脊上四

            查后,设计团队将景观元素抽象为主要                                  雪封山之前完成全部外业工作。                                                      业终勘工作。                                             条电力天路如同飞扬在山间洁白的哈
            承载体系,再结合输电铁塔结构特点进                                        12 月 10 日,吉隆迎来了 2018 年的                                             “从 2015 年工程可研到 2020 年全                       达,为西藏人民带去发展的动力与脱贫

            行拓展,依次考虑导线悬挂的可能性、                                  第一场雪,孔唐拉姆山尽是白茫茫的一                                                   线贯通,作为最直接参与阿里联网工程                                  致富的希望。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电气间隙的安全性与结构传力途径的科                                  片,一不小心踩到雪坑里,雪漫过膝盖,                                                  的设计人员,从最初的建设方案反复论                                  致敬可爱的送电人,致敬可敬的电力

            学性。同时,设计团队建立了数值模型,                                 整个脚瞬间冰冷刺骨,裤腿、鞋袜立刻                                                   证,到决战风饕雪虐的孔唐拉姆山,再                                  建设者!
            对景观塔进行结构变化对受力体系影响                                  全部打湿,呼呼作响的寒风时不时将雪

            的详细分析计算,经反复计算、调整,                                  渣击打在终勘队员的脸上。就这样亦步
            找到一个景观外形与结构受力的平衡                                   亦趋的,西南院终勘队用双脚丈量着群

            点,形成了岗巴羊头塔和白绒山羊塔两                                  山,用信念战胜着困难,用双肩担起为
            个设计方案。西南院设计团队用创造力,                                 阿里地区送去光明的责任与希望。

            生动地展示了工程师匠人之心成就的结                                        “到达吉隆的第一天,我便深深地
            构之美,及其对环境和资源的敬畏感、                                  感受到了这个工程的重大意义——这是

            对人文与社会的责任心。                                        一个极度缺电的地方,吉隆县和吉隆沟
                                                               两个县城轮流用电,即使是供电期,一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天之中停电五六次也再正常不过。身在
                                                               其中,想要尽快实现电力畅通的愿望就
                 极寒、缺氧、大高差、陡峭地形、
                                                               愈发强烈。”送电结构专业高见感慨之
            日照辐射,外业勘测工作面临着重重挑
                                                               时,终勘队的工作就在这样的“供电窗
            战,但西南院的工程师们从来不怕困难,
                                                               口期”中艰难推进着。
            他们在平均海拔 4700 米的雪域高原,
                                                                     只要在有电的时候,队员们的手机、
            以钉钉子的干劲攻坚克难、以“缺氧不
                                                               笔记本电脑、GPS 永远在充电。为了尽
            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海拔高要求更


           11   电力设计信息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FORMATIO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FORMATION  电力设计信息           12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