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2电力设计信息2021年1月30日(1)
P. 22
项目聚焦 项目聚焦
开展现场踏勘、路径选择和协议办理工 带来的多种挑战。 本技术参数一致,且线路走向平行靠近, 关协议,“我们签署了乡镇路径协议
作,最终按期顺利完成外业工作。 不仅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环境同样 我们就提出通过置换路径通道来消除交 24 份,村级协议 79 份。”柏晓路说,
2017 年 5 月,工程转入内业编制阶 变化多端,沿线覆冰严重,冰区划分复杂。 叉跨越,从而降低电网风险。”送电电 对于存在的问题早暴露早解决,不遗留
段,中南院主要负责完成《杆塔设计原则》 同时,沿线跨越电力线路、公路、铁路 气主设人柏晓路介绍,最后建设单位采 到施工阶段。
《导地线选型》《新型杆塔研究》等报 及通航河流等数量多,规划区、生态敏 纳了他们的建议。 设计团队并不是交了设计方案就可
告和专题,初步设计最终出版的 40 本卷 感区、采矿区等都能制约线路的走向。 为了应对广西独特的地形,设计团 以打道回府,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他
册中,中南院负责编制 12 本,配合其他 “我们遇到的挑战很大,但我们想 队还对塔型进行了因地制宜的创新改 们提供技术支持,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单位编制 13 本。尽管在设计单位中承担 方设法去克服。”项目经理汪雄说,团 造。结构主设人胡超介绍,遇到喀斯特 为帮助施工团队应对不良地质条
卷册任务最重,中南院团队精益求精, 队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取得了很多创新 地貌形成的陡峭石头山、尖峰、狭窄山 件、外部环境变化等问题,项目经理汪
向建设单位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性成果。 脊这种狭小恶劣的地形地貌,没有足够 雄当机立断,成立现场工代攻关组,为
在设计过程中,中南院团队发现, 大的空间设置塔基,设计团队设计出“苗 建设单位出谋划策,化解现场诸多疑难
创新突破让挑战变亮点 受各种因素制约,昆柳龙直流线路工程 条、秀气”但同样“结实”的窄基塔, 杂症。
在复杂的环境中蹚出一条新路并不 将与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线路产生 满足了山区局部地形陡峭的立塔需要, 即便是在疫情期间,设计团队为了
容易。 4 次交叉。 避免线路绕行导致造价增加;同时也减 响应项目攻坚提速的要求,迅速协调安
中南院负责的线路贯穿广西腹地, 由于两条线路均是南方电网输电的 小征地、土石开挖方量,实现环保设计。 排武汉以外的技术骨干赶赴现场,提供
途经河池市都安县、宜州市,柳州市柳 主通道,其安全性举足轻重,4 次交叉 不仅如此,设计团队还在全寿命导 支持。
城县、鹿寨县、柳东新区,来宾市金秀县、 增加了两条线路同时故障跳闸的概率, 线选型、地线融冰设计和环评水保全过 90 后的四川小伙罗冲是送电土建工
象州县和桂林市荔浦县,仿佛红军长征 加大电网安全运行的风险。 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把挑战化为 代,疫情期间他已返回四川老家。当他
一般,要要遭遇高山大岭和喀斯特地貌 “在 4 次交叉跨越段,两段线路基 机遇,应对困难中创造了亮点。 得知项目急需技术人员支持,而身处武
汉的同事无法前往时,尽管家里事情还
脚踏实地助推后期建设 未安顿好,他毅然决然前往宜州,成为
“设计工作要科学严谨,考虑全面, 团队中第一个赶到现场的技术骨干,一
接地气,否则在施工过程中就会遇到很 待就是一个月。
多麻烦。”柏晓路说。 危难之时显担当。设计人员的专业
为保障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设计
素质和敬业精神,得到了建设单位的一
团队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规划线路路
致好评。
径时尽量避开了村庄后山,塔基尽量不
如今,纸上的蓝图变成了现实。
放在房屋附近。
2020 年 12 月 27 日,创造了 19 项世界
在实地勘察阶段,因为一处塔基可
纪录的昆柳龙直流工程已经建成投产,
能牵涉当地传统民俗讲究,电气主设人
为祖国南方经济建设贡献巨大的能量。
柏晓路多次会同建设单位工作人员一同
“我们也希望通过努力,让中南院在特
走访村屯,与村民签订书面协议,制定
高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一马当
了合理的线路路径方案。
据悉,最终的路径方案全部取得相 先。”汪雄说。
18 电力设计信息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FORMATIO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FORMATION 电力设计信息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