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2022.1.30
P. 30
人物聚焦 人物聚焦
人物聚焦
人物聚焦
2008 年,海上风电在国内开始萌动。 打造具有广东院特色的海上风电技 目成功应用,广东院率先形成了具有自 技术标准,形成知识成果近 30 项,填
而拥有 4300 多公里的海岸线广东,正 术体系,夯实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的根 身特色的吸力桶导管架基础设计体系; 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位于风能资源富集区,特别是近海海域 本,是彭雪平一直思考的问题。他指导 2021 年 12 月,广东院总承包或勘察设 彭雪平还担任了广东院博士后科研
和沿海岛屿风能资源丰富,可建海上风 成立了广东院风能技术中心,与英国、 计的海上风电项目并网装机规模超过 工作站导师。在他的指导下,两名博士
电的资源条件十分优越。 德国、挪威等海上风电建设经验丰富的 4000 兆瓦,还签下了广东百万千瓦级近 后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核电站常规岛结构
“海上风电能源是一种清洁、绿色、 国家和机构合作,不断加大了自主研发 海深水区海上风电总承包项目合同,为 抗震性能、极限安全条件下抗倒塌分析
低碳能源,是海洋可再生能源里最具商 和科技攻关力度。 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 等课题研究,还参与了国内首个关于复
业化开发价值的能源形式。同时,海上 至今,广东院已拥有海上风电自有 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贡献 杂结构抗震设计的技术标准,不仅是对
风电又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是真正意 知识产权 100 余项,形成了适合我国沿 着能建之力。 核电站,而且对超高层建筑等其他复杂
义上的海洋工程,对推动我国海洋科学 海独特环境要求的海上风电工程技术体 “海上风电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产 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
和相关领域学科的技术进步具有重大意 系。广东院主导开发的国内首个海洋工 业,还需要我们扎扎实实的埋头苦干。” 意义。
义。”认准了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可期, 程管理和施工远程调度系统,为海上风 彭雪平说。 当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对彭
彭雪平便带领广东院风能创新团队开展 电项目建设运维提供了高效的指挥调度 雪平而言,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我
了新一轮的匠心求新。 管理平台,已成为如今国内海上风电项 传承 向着双碳目标进发 们现在开展的工作,都是在努力落实‘四
2009 年,在广东省发改委的指导下, 目建设期间智能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 细数之下,彭雪平已率领团队完成 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
彭雪平与广东院团队高质量完成了广东 凭着行业领先的海上风电技术水平 了近百项国家重点大型核电站、火电厂、 加快构建新能源为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
省首份掌握海上风电资源“家底”的指 和工程实践能力,广东院也陆续承担了 海上风电场设计建设和重大技术创新, 电力系统。未来,我们还将朝着海洋更
导性文件——《广东省海上风电场工程 广东省大部分海上风电项目的规划设计 主持开展的多个项目获国家优秀工程勘 深远处出发,加大技术创新,为能源的
规划》。 和建设工作。从徐闻港到沙扒湾,从伶 察设计金奖、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和省部 低碳清洁发展贡献我们更多的力量。”
该规划在综合协调各方诉求的基础 仃洋到南鹏岛,处处可见广东院建设者 级科技进步奖。 在他和广东院人的共同努力下,广
上,完成了广东省近海风资源条件评估, 忙碌的身影: 成绩和荣誉之外,彭雪平更在意的, 东院又将踏上面向双碳目标的新一轮创
并统一考虑了海上风电的海域使用和电 2019 年 12 月,广东省首个大兆瓦 还是经验的传承。 新历程。
网消纳问题,为广东省海上风电资源科 级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建设进度 近年来,他参与或指导编写了多项
学、有序、连片开发建设提供了完备规 在广东省同期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中遥 国家及行业标准。其中,他作为第一主
划和技术保障。该规划也成为了国内首 遥领先;2020 年 8 月,国内首个三桶吸 编人编制完成的《核电厂常规岛设计规
个获批的省级海上风电规划。 力桶导管架基础在三峡沙扒海上风电项 范》更是作为我国第一部核电厂常规岛 信息来源 广东院
27 电力设计信息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FORMATIO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FORMATION 电力设计信息 28
电力设计信息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FORMATION
电力设计信息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