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精选
-
中国向全世界70%的燃煤电厂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发布时间:2021-02-22 浏览次数:1152
《北京日报》记者:美国Politico网站日前报道称,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向全世界70%的燃煤电厂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目标却是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领导作用。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华春莹:首先我想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发展的“一带一路”,也是绿色的“一带一路”。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与相关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发展目标。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是中方在“一带一路”电力合作的主要领域,帮助东道国能源供给向高效、清洁、多元化方向加速转型,带来了积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全世界光伏产能近70%是由中国企业提供的,为世界范围内降低光伏建设成本,降低上网电价,促进清洁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全世界还有8亿人没有完全解决用电问题,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有些国家根据自身国情和资源禀赋,选择了先发展煤电,主要是为了解决“用得上电、用得起电”的问题。中方企业基于东道国的需求和要求,通过市场化方式,在坚持高标准、低排放、低能耗基础上,提供清洁、可靠、安全的电力供应解决方案,既帮助增加有关国家的民生福祉,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口规模、经济体量、发展阶段决定了我们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独特地位。中国积极节能减排、不断自我加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就是对全球气候治理最大的贡献。去年中方接连宣示系列重大气候政策,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前达到峰值目标和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愿景,并提出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的四项新举措。这些都是中国根据自身国情和能力作出的最大努力,展现了《巴黎协定》所要求的“反映尽可能大的力度”,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充分肯定。
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性挑战,需要各方携手应对、共同展现领导力。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治理体系,助力全球低碳转型和疫后绿色复苏。
(信息来源:北京商报)
相关文章:- 2023-07-21 工信部:实施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积极培育氢能、新型储能等新兴...
- 2023-07-20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着力推动能源绿色发展
- 2023-07-19 西南电力困局:从弃水到缺电
- 2023-07-18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中央企业发展新动向解析
- 2023-07-17 全力“保电力”
- 2023-07-14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将成第一大电源
- 2023-07-13 国家电投集团:智慧零碳电厂助力夏季保供
- 2023-07-12 阿联酋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
- 2023-07-11 “光伏+”开辟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新赛道
- 2023-07-10 欧美竞逐、亚洲推进 漂浮式海上风电将掀起能源革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