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精选
-
实现碳达峰要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0-12-28 浏览次数:185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要求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近些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碳减排,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动,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领域,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节能减排,经济增长方式已由资源消耗导向转变为绿色生态导向。中国已经连续15年将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2019年,中国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降低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提前一年完成我国对外承诺的2020年目标,成为世界上减排力度最大、减排贡献最多的国家,碳减排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温室气体净排放总量为111.8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农业排放占比为7.4%。近年来,中国坚持走绿色兴农之路,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和作物秸秆、牲畜粪便资源化利用等行动,成效显著。2005年,农业万元GDP温室气体排放量为3.4吨,2010年下降到2吨,2014年进一步下降到1.4吨。相较2015年的最高值,2019年农业化肥施用量减少了619万吨(折纯),预计“十三五”期间化肥减量累计超过1000万吨。同时,畜禽粪便、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化学投入品的减量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标志着我国对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业要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可以做出更大贡献。
推进农业减排固碳需从多方发力。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碳源,主要来自化肥施用、大田种植、大牲畜养殖等,而固碳的途径主要靠耕地、森林、草原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为此,要从以下方面加大力度推动绿色兴农,助力碳达峰的如期实现。
首先,加快推进农业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畜禽粪污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稳定提升农村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强乡村在碳汇方面的功能作用。
其次,加大农业绿色发展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绿色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财政和金融支持“三农”的资金要向化肥农药减量、秸秆利用、地膜回收、国土绿化等环境友好行为倾斜,为农业减排和固碳持续提供激励。
再次,加快构建农业碳排放核算的方法学。尽快启动农业碳排放核算的方法学研究,形成一套包含管理部门、生产主体、碳交易主体的核算方法体系,为农业进入碳市场奠定方法基础。
最后,积极发展农业碳市场。将农业碳减排纳入碳交易市场。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大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国有农业企业等规模较大、组织程度较高、市场意识强的主体率先开展试点,探索经验。
(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关文章:- 2023-07-21 工信部:实施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积极培育氢能、新型储能等新兴...
- 2023-07-20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着力推动能源绿色发展
- 2023-07-19 西南电力困局:从弃水到缺电
- 2023-07-18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中央企业发展新动向解析
- 2023-07-17 全力“保电力”
- 2023-07-14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将成第一大电源
- 2023-07-13 国家电投集团:智慧零碳电厂助力夏季保供
- 2023-07-12 阿联酋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
- 2023-07-11 “光伏+”开辟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新赛道
- 2023-07-10 欧美竞逐、亚洲推进 漂浮式海上风电将掀起能源革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