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精选
-
国际能源署:全球能源系统50年内将全面实现净零排放 发布时间:2020-11-17 浏览次数:1307
10月28日,国际能源署(IEA)在京发布《2020能源技术展望》报告(以下简称《展望》)。该报告经过对800余个减排技术的深度分析,并基于设施转型以及消费者行为转变两方面,形成了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路线图。其中,在“可持续发展情景”下,《展望》预计全球能源系统将在2070年全面实现净零排放;而在低碳发电技术部署加速的情况下,全球将驶入“更快创新情景”,将在2050年全面实现净零排放。
《展望》指出,全球约1/3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能源行业,因此,能源行业面临的减排任务艰巨,也是各国一直以来最为重视的减排领域。为了不断推进能源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可再生能源应该成为全球的优先选择。
根据IEA测算,在“更快创新情景”中,到2050年,全球电力消费量将是目前的2.5倍,相当于每三年增加目前美国全年的发电量。如果要满足未来新增的电力需求,30年内,全球可再生能源平均年度新增装机规模需要达到700吉瓦,是2019年新增装机容量的4倍。
IEA能源技术政策部主任Timur Guel也肯定了可再生能源对全球减排的作用与贡献。他说:“近年来,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飞速,不管是光伏还是风电,随着发电成本不断下降,行业发展成熟度越来越高,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但Timur Guel同时强调,电力系统的转型仅能助力全球完成30%的净零排放目标。“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也是产生二氧化碳的'大户',其排放占当今能源系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如果不采取措施,它们将成为未来碳排放的主要'罪魁祸首'。”
根据《展望》,为了尽快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全球各国需要重点关注电力和工业领域的现存的设备资产和基础设施。这些设备能否更清洁、低碳地运行将直接影响减排目标的实现。数据显示,目前,钢铁、化工、水泥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占全球总排放量的7%、4%和7%。
“这是此前一直被忽略的部分。基于目前可行的发展路线,我们可以通过整修升级、提前退役或者广泛应用碳捕捉、利用和封存技术来降低该部分对气候的影响。”Timur Guel说,“目前来看,整修升级可能是最经济的做法。未来20—30年,大部分国家会有基础设备的检修需求,如果可以在恰当的时间将新型减排技术运用在存量设备上,则会减少全球约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展望》同时指出,不管是针对电力、重工业,还是交通、建筑领域,减排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要依靠技术的创新与进步。而目前在减排技术中,有一半数量的技术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还没有实现商业化。为此,需要各国政府制定、出台有效的政策来促进新技术在市场早期阶段的应用,增加研究、开发和试点的资金投入,鼓励市场参加减排技术的创新工作,不断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展望》预计,在全球实现净零排放,成功构建安全、可持续的能源系统后,世界能源体系将发生巨大变化,从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为主转变为电力、氢能、合成燃料和生物能源为主。
(信息来源:中国能源网)
相关文章:- 2023-07-21 工信部:实施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积极培育氢能、新型储能等新兴...
- 2023-07-20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着力推动能源绿色发展
- 2023-07-19 西南电力困局:从弃水到缺电
- 2023-07-18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中央企业发展新动向解析
- 2023-07-17 全力“保电力”
- 2023-07-14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将成第一大电源
- 2023-07-13 国家电投集团:智慧零碳电厂助力夏季保供
- 2023-07-12 阿联酋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
- 2023-07-11 “光伏+”开辟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新赛道
- 2023-07-10 欧美竞逐、亚洲推进 漂浮式海上风电将掀起能源革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