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精选
-
大力推进水电建设 破解发展的“水制约”难题 发布时间:2020-07-01 浏览次数:1638
水库大坝是解决“人水矛盾”的最重要手段
王亦楠介绍说,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用仅占世界6%的水资源养活世界20%的人口,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按照国际标准,未来10年我国设定的人均用水量指标属于“极度缺水”状态,另一方面,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导致洪旱灾害特别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再叠加上洪涝灾害频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以来面临的严重制约,“人水矛盾”已经尖锐到严重危及国家安全和粮食安全的程度。
纵观世界发展史,王亦楠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充足的水库库容和调蓄能力(蓄丰补枯),欧美发达国家才可以做到水旱从人,不必再听天由命。而我国目前的人均库容水平仅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2%,这一巨大差距,正是我们几乎年年都要遭受洪旱灾害威胁的最根本原因,我国具备水资源调控能力的大型水库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鉴于国际社会的发展经验,她指出,我国亟需建设一批类似三峡工程这样的大型调蓄水库,尽快提升我国水资源调控能力,从而大大增加我国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从根本上治理严重洪旱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立足水电开发打造中国版“田纳西奇迹”
她指出,与田纳西河流域水电开发前的处境非常相似的是,我国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等集中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恰恰是水能资源尚未充分开发的“富矿”所在。以水电开发为龙头,全面带动当地交通、航运、农业、旅游产业同步发展,是“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让脱贫成效真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最根本出路。
优先和充分发展水电是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基础
她认为,稳定的水电是风光的“绝好搭档”,可以为风光发展提供“超级蓄水(电)池”,弥补风光自身的“间歇性”缺陷,将其变为稳定的优质能源。
她指出,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电力供需宽松,正是大力发展以水电为主导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产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大好机会。从体制机制上来看,亟需国家调控这只“有形的手”,立足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进行统筹部署,防止局部利益相互掣肘,为清洁能源的发展和消纳创造良好环境。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
相关文章:- 2023-07-21 工信部:实施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积极培育氢能、新型储能等新兴...
- 2023-07-20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着力推动能源绿色发展
- 2023-07-19 西南电力困局:从弃水到缺电
- 2023-07-18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中央企业发展新动向解析
- 2023-07-17 全力“保电力”
- 2023-07-14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将成第一大电源
- 2023-07-13 国家电投集团:智慧零碳电厂助力夏季保供
- 2023-07-12 阿联酋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
- 2023-07-11 “光伏+”开辟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新赛道
- 2023-07-10 欧美竞逐、亚洲推进 漂浮式海上风电将掀起能源革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