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精选
-
多位代表建议加快特高压建设 提升能源供给能力 发布时间:2020-06-01 浏览次数:1645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在今年两会上,多位参会代表建议,应加快特高压工程建设,提升能源供给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助力经济发展。
河南省是粮食生产大省,同时承接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对确保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发展的要求十分迫切。然而,从2005年起,河南就成为能源净调入省份,2019年全省能源对外依存度达59.2%。河南省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仅依靠河南自身难以保障能源供应,需要大力实施清洁能源外引通道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金行表示,针对河南省能源保障能力偏弱、结构偏煤、环境约束偏紧等问题,建议将特高压入豫第三直流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尽快核准开工,力争“十四五”建成投产。
王金行表示,首先,特高压入豫第三直流工程可将外电入豫能力提升到2500万千瓦左右,进一步提升河南省能源的安全保障能力。其次,特高压入豫第三直流工程年输送清洁电量400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河南省内二氧化碳排放546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18万吨、氮氧化物排放16万吨。第三,特高压具有投资大、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等优势。以正在建设的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为例,其总投资金额达231亿元,预计可直接带动设备生产规模约150亿元,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超过88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超过5万个。
加快特高压通道建设,提升本地外受电能力,北京也有这样的需求。据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董事长潘敬东介绍,随着北京市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新增用电需求将持续增长。综合考虑新基建、城镇化、再电气化等发展趋势,预计“十四五”北京电网负荷将达到3300万千瓦,年均增长率约4.9%。再加上受首都资源禀赋及环境的硬约束,北京本地“十四五”期间将有约700万千瓦新增电力需求全部依靠外受电力实现供给平衡。北京电网亟需加强外受电通道建设和电源支撑能力建设。
因此,潘敬东建议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在“十四五”电力规划编制中,研究将锡盟—张北特高压线路和张家口、承德特高压站等重点项目纳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构建环北京特高压环网,提升特高压电网可靠性,将张家口、承德等地区新能源电力汇集至特高压电网,提升新能源送出能力。
电力有引入需求,也有外送需求,提升“晋电外输”能力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刘宏新表示,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显著,电力产业基础好。为发挥特高压工程的技术优势和经济带动优势,增强华东、华中区域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建议规划建设长治—南阳第二回1000千伏交流、山西—浙江±800千伏的晋电外送通道,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总体来看,特高压建设对于提升我国能源供给能力、优化能源配置有着重要意义。加快以特高压等为代表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发展。
(信息来源:新华社)
相关文章:- 2023-07-21 工信部:实施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积极培育氢能、新型储能等新兴...
- 2023-07-20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着力推动能源绿色发展
- 2023-07-19 西南电力困局:从弃水到缺电
- 2023-07-18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中央企业发展新动向解析
- 2023-07-17 全力“保电力”
- 2023-07-14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将成第一大电源
- 2023-07-13 国家电投集团:智慧零碳电厂助力夏季保供
- 2023-07-12 阿联酋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
- 2023-07-11 “光伏+”开辟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新赛道
- 2023-07-10 欧美竞逐、亚洲推进 漂浮式海上风电将掀起能源革新浪潮